行政生态学视角下政务网站制作近况剖析。政府网站在建设过程中设定了全步骤的功能模板,包含政务信息发布、公共服务供给、信息交流反馈等。但部分政府网站在推进网站功能达成的同时,单纯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分类模式较孤立,未能达成一站式服务的交互性和便利性,没真的从公民的实质需要出发。依据调查显示,国内约有33.3%的政府网站在具体用中效能较为低下[4]。部分政府网站制作好似简单的模板复制,一味追求技术层面的健全,忽略了政府网站制作中最为要紧的人本思想,不可以将当地政府的实质状况、民众的具体需要和网站的功能建设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导致了民众在用过程中实质问题得不到解决,政府网站制作浮于形式。 针对现在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工作,结合民众的用法反馈,可以剖析其存在的什么时间问题。第一是信息发布不准时不全方位,政府网站未能把握住信息的时效性特征,不可以准确预估民众的实质需要,在网站信息的丰富度层面较为薄弱。同时,政府网站信息的整理能力较低,政策解析能力不够契合民众实质。2020年4月,国家统计局组织拓展2020年政府网站的有关测试工作,着重提到了部分网站政策解析类栏目的设立没根据既定需要,与政策文件之间的双向关联程度不高。以重庆为例,重庆林业局门户网站的空白栏目数达到5个,网站内容更新不准时[5]。网站本身只不过单纯地发布信息,对于关联信息的牵引整理能力不足,用户在网站进行信息检索期间,没办法飞速得到其需要的信息,烦冗无序的检索结果大大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本钱。信息无效性减少了政府网站作为官方平台在民众心中的地位,政府效能随之减少,政府公信力也遭到影响。
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与民众进行交流的窗口,应当达成动态交流,但纵观目前政府网站制作实况,大多数政府网站在一定量上仍然只不过作为一个单向的信息发布平台,未能达成动态交互的成效。调查显示超越50%以上的政府网站可以较好达成公共事务的在线办理,但在互动交流方面并不尽如人。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就2020年第二季度政府网站检查状况的结果,提出部分网站还存在政民交流模块ID认证未达成一致、快捷登录技术未成功的问题。以陕西为例,在全省182家政府网站进行简单容易见到问题咨询信件测试,结果显示,有102家政府网站可以准时回复,5家政府网站未准时回复,70家政府网站未回复,5家政府网站咨询留言栏目功能不可用。民众只能通过有限的途径,诸如建议投诉、信箱留言等方法,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且政府网站后台对于问题的解决效率并不高,这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无疑是一种妨碍。政府不可以对民众的需要做出适当的回话,政府和民众的互动便不可以得到提高。无论缘由是技术水平的限制还是服务能力的搁浅,对电子政务的长远进步都是十分不利的。